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发展 >

安徽元宵节蒸面灯(宿州面灯来历)

发布于:2024-04-27 21:14:39 阅读量:377 分类:文化发展 编辑:文化资讯网

面灯有梅、兰、竹、菊花。刘红河摄

中新网安徽苏州2月5日电(刘红河)提起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吃汤圆、提灯笼、猜灯谜……这也是安徽宿州一个非常重要的元宵习俗——“蒸面灯”,当地人会在元宵节之夜在家中的各处放置蒸面灯,象征着来年的光明与平安。

安徽元宵节蒸面灯(宿州面灯来历)

元宵节这天,家住舟州市埇桥区的周家三姐妹依然忙碌着。 “小时候,一到元宵节,父母长辈就开始做面灯。”二姐周丽说:“我听爷爷奶奶说,面条灯在苏州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十二生肖和面粉制成的“钱龙”。刘红河摄

据了解,面灯是流行于苏、皖、鲁、豫、冀边境地区的一种元宵面食。在苏州地区,人们通常制作12面灯,以对应一年中的12个月。每逢闰月,他们都会多做一个,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

除了面灯和十二生肖之外,当地人还有捏“龙灯”的习俗,但“龙灯”要到“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才能吃,因为“ 2月2日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称为春耕节或农耕节。在这一天吃龙灯是人们表达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

“龙灯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苍龙’,一种是‘干龙’。”三姐周莹说道:“以前,‘苍龙’放在粮仓里,寓意着五谷丰登,‘钱龙’放在钱盒里,寓意着财源广进。但一般来说,都是寓意着五谷丰登。”希望生活繁荣。”

周家三姐妹正在拍《狮子与兔子》。刘红河摄

面灯体现了苏州人的民俗风情,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小时候,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限,那时的面灯又黑又硬,吃在嘴里就像吃土块一样。”妹妹周艳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把鸡蛋打进去,把面粉和成面团,蒸出来的面条会更软一些。”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面灯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厨房里,周家三姐妹揉面、做造型、提灯揉面……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看到周延把面团揉成椭圆形,然后依次揉红、白、黑、蓝的面团。用彩色面团制作围巾、眼睛、嘴巴,一只色彩鲜艳、憨态可掬的“狮子醒兔”就做好了。

“今年是兔年,所以我们制作了这款‘醒狮兔’。”周艳说:“面灯是我们当地的传统文化,我们三姐妹不希望它失传。但发展需要创新,也希望喜欢做糕点的朋友加入我们,贡献一点力量。”为传统工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结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