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传播 >

文学馆speak(文学馆是做什么的)

发布于:2024-04-19 13:40:57 阅读量:449 分类:文化传播 编辑:文化资讯网

晚上的文学馆,有东西可看,有故事可讲。就连《一千零一夜》也无法完成。

——————————

文学馆speak(文学馆是做什么的)

“我们来谈谈与文学有关的一切吧。”

人文谈话类视频节目《文学馆之夜》宣传片中,现代文学馆馆长、作家李敬泽把手放在巴金的手印上,打开文学馆的大门,走过来进入“文学馆之夜”。在《夜》的工作室里,关于文学与生活的七个夜晚正式开始。

梁晓声、双雪涛、贾樟柯、戴锦华、刘震云、徐则臣等悉数登场,畅谈与文学相关的事情,家乡、养猫、父子情、跑步文化……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文学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学博物馆藏品超过90万件,汇集了中国现当代作家的著作和创作,汇集了中国人过去的情感和记忆。世纪。这个博物馆也是《文学馆之夜》的“主角”。

李敬泽说:“这些房子应该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它不仅保存了过去,而且对我们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着积极、充分、热情的作用。”

很多人都来问李靖泽,他们真的是晚上在文学馆里录音吗?

李靖泽如实回答,真的。下班后他去录音,录音结束后,天空布满了星星——,在他眼里,正好映照着文学馆里的星星。 “在这个院子里,那些星星就是‘鲁国猫八老草’,那些一直在照耀着我们、在精神上指引着我们的人。”

小时候读过的书,也是我们的故乡

李敬泽很喜欢“夜”这个概念,它蕴含着一种宁静的感觉。 “如果你觉得今天很安静,不妨看看《文学堂之夜》,我们希望它能在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态中提供深入的交流。”

李敬泽特别提到,他在拍摄该剧预告片时,手里正好拿着一本《一千零一夜》。这似乎与他们在文学馆——想要做的事情形成了美妙的呼应“人类讲故事的冲动和热情是如此持久,如此基本,如此重要”。

李敬泽感叹,夜晚的文学馆里,有很多可以看的物品,可以讲的故事,《一千零一夜》根本看不完。

“无限的距离,无数的人,都与我有关。”鲁迅老师的一句话,就是《文学馆之夜》诞生的原因。李敬泽说:“无限的距离,无数的人,星空下的广阔世界,人的生命,其实这一切都与文学有关。”

在文学馆的七个夜晚,每个夜晚都以文学经典为基础,凝视和思考当今中国人的生活。

第一晚是《创造我的家乡》。节目之所以以故乡为切入点,是因为鲁迅的小说《故乡》问世已有100年了。鲁迅开创的现代人与故乡的情感模式至今影响深远。

围绕家乡,李敬泽、贾樟柯、双雪涛、李伟超给出了推测性的回应。今天人们所说的家乡乡愁,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近百年才出现的现代体验。现代化改变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已经离开了他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人们也只能离开他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当我回到家乡时,我的心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牵挂。

贾樟柯说:“只有离开家乡,才能得到家乡。”李敬泽说:“你飞出去,出去后发现你有一个叫家乡的心病。”

李敬泽觉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家小时候读过的书、大家深受感动的文学作品也是“故乡”。因为那些文学作品从根本上塑造了我们,引导着我们。 “所以我们也从那个故乡出发,走向广阔的世界。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回到这个故乡,寻找这个故乡。”

猫教会我们什么

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二,肩负着重要的工作,负责掌管博物馆的猫——。猫是文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是拿“工资”的人之一。但这些工作人员有时不守纪律,时不时想要逃跑。 “它的心里住着一个不愿被驯服的小精灵。”

有些猫会从栅栏逃走,新的猫也会不断进来,所以文学馆里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猫。它们不是宠物猫,而是防鼠的工作猫。博物馆地下室藏书较多,容易出现老鼠。 “只要有猫在,老鼠就不会来。”

有一本专门针对猫的《文学堂之夜》。大家谈论的都是养猫文化与当代人的密切关系。本期的主题源于文学馆里一只喜欢躺在冰心雕塑旁边的博物馆猫。冰心生前喜爱猫。她养了一只猫,名叫咪咪,咪咪已经融入了很多人的记忆里。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里,正好有一只“博物馆猫”,大家戏称它为“副馆长”。它常常趴在冰心的碑上,就像一只“懂文学的猫”。

当谈论猫时,作家的话题可以无限延伸:可以是有趣的日常互动,可以是对自我意识的思考,也可以是对人性的探索。

编剧施航提到,他的猫们在家中进行了大量的“装饰”工程,比如拆除隔断、将沙发从“全真皮”改造成“真皮毛”等。 “一个人面对18只猫,没有投票权。”

美国作家艾莉森纳斯塔西出版了《作家和他们的猫》一书,书中收录了海明威、村上春树、博尔赫斯等40多位作家和猫的照片和故事。 “猫与文学有一种秘密的关系,它们天生就是文学的。”李敬泽指出,“文学作家的本性可能与猫很接近”。

李二认为,猫的自由、疏离、孤独,包括忧郁的一面,与文学的主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我们常常沉迷于自己和猫的想象,感觉自己在和它们交流,我说了句话,你喵了一声,但其实我们是在自言自语。”戴金华发现,在网络上,人们会想象猫对自己说“愚蠢的人类”,但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意识到,我们其实太被自己的东西束缚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小动物就是‘我的老师’,它们可以提醒你不要封闭在自恋的想象中。”

文学没有圈子,也不应该有圈子

在《文学馆之夜》中,观众不仅可以听到有关文学和生活的生动对话,还可以“云游”藏品丰富的文学馆。

现代文学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文学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学博物馆。收藏了鲁迅、巴金等多位文学大师的珍贵手稿和书信。这些珍贵的藏品历经了时间的洗礼和时代的风风雨雨而幸存下来。支撑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

《文学馆之夜》接待室陈列的书籍、照片、文具等都是从现代文学馆90万余册藏品中精心挑选的。平时很少见到,包括肖军老师收藏的鲁迅。比如抗战结束后朱自清回到清华时用过的手提箱、曹禺老师用过的镇纸等。

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季雷表示,在布置拍摄场景时,我们特意放置了一些作家的实物。 “这些物品都被它们的主人使用过、摩擦过,还保留着残余的温暖。我们希望大家不仅能读到它们的书,还能感受到前人的存在和目光,仿佛这些文学大师还在。”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李敬泽笑着说:“我们平时都不愿意摆那样的姿势,只是拍的时候摆一下,然后赶紧收回来收藏起来。”

近年来,文学纪录片和真人秀越来越受欢迎,比如《文学的日常生活》《我在一座小岛上求学》等,让很多人开始关注“文学破局”的话题。圈”。

在李敬泽看来,文学本来就没有圈子,也不应该有圈子,但或许是因为我们的迟钝和懒惰,今天才变成了圈子。 “文学自古以来就是基础,直到现在还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潜在的作用。”

李竞泽指出,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 “文学植根于古老的印刷文明,其根源在于纸上。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在新媒体版图和互联网的数字文化环境中继续拓展文学,不断获得生机和能量。”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沉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资讯